~ 走過歷史我在北京

  

PB280654

PB280655 

離開了天壇,來到了「王府井大街」,時間已過午后3點半。不知是否緯度高且又氣候關係,氣溫明顯漸漸下降,天空雖有太陽,卻是開始灰濛起來。

PB280657

PB280658

PB280660

這裡位在北京市東城區、長安東街北側和紫禁城東邊,由南往北全長大約1.8公里,聚集了700多家的大小的商店,是在北京相當有名的一條商業街,享有「金街」的美譽;這條寬敞的大街一眼望去,雖然盡是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大樓,距今卻已有700百年的歷史了。

PB280661

PB280664

PB280666

在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市古稱)時,當時的王府井大街稱為「丁字街」;明朝永樂年間,因這條大街上先後共建立過十座王府,故改名為「十王府街」;但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又因只剩有八座王府,便不再叫「十王府街」了,而改稱為「王府大街」;後在宣統年間,將這條街分為三段,北段依舊沿稱「王府大街」,中段改回元朝的舊稱「丁字街」,南段則因有一口供王府飲用的甜水井,而定名為「王府井大街」。1916時,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詔令,將南段改成較洋化的「莫里遜大街」(Morrison Street)1934,中段改名為「八面槽」。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莫里遜大街」稱呼,又改回原來「王府井大街」稱呼。1965時,將王府大街、八面槽、王府井大街三段合併統稱為「王府井大街」。接著來到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為了「打倒帝王將相」、「除四舊」,便將街名改稱「人民路」。最後終在四人幫下台後,才恢復了「王府井大街」的名稱,便沿用至今日。

PB280670

PB280671

PB280672

PB280674

PB280673

PB280677-01

PB280677

走在步行街的區域裏,隨心情悠閒逛街,想斜走愛倒走沒人管,不會有擾人的車流;聽說到了夜晚,熙熙攘攘人群可是接踵擦肩地擁擠。街道兩旁還集中了許多大型專業商店,有全國最大的工藝美術商店、書店、照相館、體育用品中心、醫藥器材商店、購物中心、穆斯林貿易大廈等等,還匯集了各具特色的飯館和食品店,這些不同類型的商店也各以獨有的經營特色而贏得聲譽,巷弄裡更是多有知名的小吃街。

PB280669

PB280667-01

PB280667

特別值得提的是與「王府井大街」名字有關的那口井,在長街南端就可看到這鐵鍊圍起來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如今在地面上加了銅質的水井蓋,已成了王府井的著名地標,井蓋上也刻有王府井的由來,許多遊客都會拍照此極具歷史意義的留念。井蓋上如后寫著:

王府井大街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历有「十王府街」、「王府大街」之称 . 据考証得名「王府井」,渊于明中叶以來街上的一口水井 .《乾隆京城全图》和民國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實測北京內外城地图》均絵该街只有一井井明示位于此处 . 此井本世纪二十年代被湮沒,一九九八年王府井大街整建改造时被发现 .

特此紀念

 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

PB280677-02

PB280677-03

PB280677-04

PB280677-05

PB280677-06

逛完王府井書局,天色漸漸暗沉下來,五顏六色的炫目燈亮,繽紛點綴了熱鬧的街景,循著來時路回到原來的解散地點,進入豪華大樓跨上手扶梯,逐層來到晚餐用膳的飯館「東來順」。

PB280677-07

東來順飯莊的前身,原是1903清朝時河北滄州人丁德山,在東安市場開立的一家很普通的「東來順粥攤」。後在1912年間,因東安市場失火致店棚焚毀;於是,魏延太監出面拿出若干銀兩,幫助丁德山重建了三間瓦房,才起字號為「東來順羊肉館」。

初始開業的東來順僅作一些羊肉湯、羊雜碎等,後來才將「涮羊肉」引進了店堂,因選料加工精細而肉質嫩爽口,加上包含了「辛、辣、鹵、糟、鮮」成分的獨特佐料;均如薄紙的肉片,涮肉沾配多樣味美的醬料,嚐來醇香不,如今是北京飲食業中享譽不衰的一家歷史名店,更已馳名中國。

但講到涮羊肉,據說是起源自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時期。據說某天征途中,軍困馬乏飢腸轆轆之際,忽必烈驟然想起故鄉的菜餚「清燉羊肉」,於是吩咐屬下殺宰羊生火。正當伙夫宰羊卸肉時,探馬飛奔入帳報告敵軍逼近;此刻,飢餓難耐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大啖羊肉,一面下令部隊開拔,卻又一面喊著:「羊肉!羊肉!」廚師深諳他暴躁性情,便急中生智,快刀切下十多片薄肉,丟入沸水中攪拌幾下,待見肉色變熟,馬上撈入碗中撒上細鹽。忽必烈在連吃幾碗後,翻身上馬率軍迎敵痛擊,結果凱旋得勝。

於是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又欽點了那道羊肉片。廚師特選了綿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式佐料,將帥們吃後皆按讚。廚師連忙迎上前去說:「此菜尚無名稱,請帥爺賜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從此「涮羊肉」就成了宮廷佳餚。

這個忽必烈的說法,目前在彰化溪湖有名的「阿秀」、「阿明」、「阿枝」等等羊肉爐名店裡,都有張貼著這個傳說作為說明來由。

又有此一說,直到光緒年間,北京「東來順」羊肉館的老掌櫃買通了太監,從宮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秘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名菜館中出現。

無論傳說種種,可以確定的是,古代的滿族人在狩獵野餐時,經常用火燒陶壺、陶罐來煮食物吃,而塞外天冷,常常是邊燒邊吃,逐漸形成了後來的「火鍋」文化,因而流傳至今。清末民初著名記者、教授、京劇評論家徐凌霄,在他的著作「舊都百話」中就有提到:「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而東來順這「肉薄如紙」的刀上功夫,就可溯及公元1854年,北京前門外開業的正陽樓,這是漢民館出售涮羊肉的首創者,其切出的肉片薄如紙張,無一不完整,使這一美味更加遠外馳名。直到1914年期間,東來順重金挖角正陽樓的切肉師傅,才開始專營涮羊肉。自此後數十年,從羊肉的挑選到切肉的技術,由佐料的調製到火鍋湯底的改良,東來順一再做了研究與改進,這般用心,終是贏得了今日「涮肉何處好,東來順最佳」的不墜美譽。

今天這餐火鍋美食,為了能不必顧及形象地盡情享用,於是打了如意算盤,請求聞董讓我去坐司領桌,熟料順了我意卻也讓我在彆扭中吃完這頓美食。

話說也許是地陪及司機師傅,早已吃遍大江南北美食,師傅非常貼心告訴我一些涮羊肉的步驟說:火鍋在加木炭將水燒開後,先放入少量肉片在湯中撥散,使其涮成灰白色時,即可夾出蘸著配好的調料吃,然後其餘肉片再下鍋隨涮隨吃,切忌不要下得過多容易老化而影響了鮮嫩度。肉片涮完後,再加入白菜頭、細粉絲(或凍豆腐、白豆腐、酸菜、菠菜等等),作燙菜食用。

PB280677-08

於是美味上桌的那時,只見我一邊照著作一邊忙把佳餚送進嘴裡;又不好意思只顧著吃,還必須一邊想破腦袋擠出幾句對話,卻只見地陪吃沒幾口就低頭把弄著他的手機,而師傅也是吃幾口後就離位,過程中誰知就這麼各忙各的又似乎話不投機的尷尬,讓見識了這大陸人現實面的人情味,明明剛剛在車上解說時就不是這個酷樣的啊!?管它三七二十一,低頭吃起我的美味,雖然小桌面上滿碟的鮮肉美食就任我一人挑著享用,但奇怪的是,吃起來似乎就沒有隔牆另邊的團桌,因僧多粥少地爭食盛況中,僅能吃到有限菜量來得好吃的樣子,看來還真應驗了東西搶來的特別珍貴好吃的感覺呢。

PB280677-09 

吃到某個階段時,我拿起湯勺敬問司機師傅喝湯嗎?沒想到師傅回答說他們不喝湯;手還握著勺柄而眼望著鮮美的滾熱湯頭,疑惑地請教不喝這湯是為何?只見師傅不急不徐地告訴我,因為這湯頭涮過肉品也燙過青菜,所以這湯就像洗菜水是不衛生的。我 ……… 當下無言,尷尬地趕快轉移話題,故作從容地將湯勺放下。卻也睜睜看著另頭團桌上的鍋內湯頭,早已被團友一瓢瓢地幾乎見底了。這才知道這火鍋文化,在兩岸飲食習慣上是有某種程度的出入,而在這孤軍奮戰的小桌上,我只得勢單無援下入境隨俗了 ………

PB280677-10

在北京的清真飯館有所謂「老三順」:東來順、南來順及西來順。但上了年紀的老北京都知道,久負盛名的清真飯莊應該還有北來順,北來順除是老字號外,算是最早立號成名的一家清真飯館,但為何卻是少有人提及相關的詳細資料可尋,就不得而知了。但整個而言,這幾家飯館在中國很有名,有趣的是,開在北方叫北來順,開在南方叫南來順、開在西方叫西來順,開在東方叫東來順。

PB280677-11

據說簡單相較,東城東來順拿手菜是傳統涮羊肉,嫩滑爽口、調料地道,堪稱京城一絕。西城西來順的清真烤鴨,選料講究、加工精細、氣味芬芳、色澤純正、外皮焦脆、肉質鮮嫩,逗人食欲。南城南來順,則是傳統回民風味的小吃萃,品類齊全、做工地道、價廉物美,是一般平凡百姓喜歡的一家飯館。雖各家皆有所善,但在北京城卻都是歷史名店。

PB280677-12

PB280679

飽餐一頓美食後,撐著滿足的肚皮出發前去「紅劇場」 。風寒夜暗中,整座劇場建築的外觀,用燈飾包裝得透紅通亮,讓人天黑裡老遠就能注意到它的醒目存在。開演前的街道上停了許多遊覽車,交通狀況十分擁擠,只得在一小段距離之外,下車步行來到劇場前,外國的觀光客相當多。

PB280679-01

這座劇場建物原為「崇文區工人文化宮」,在2004714日經當局正式批准天創寰宇功夫劇院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為「紅劇場」,全年駐場常態性演出大型舞臺動作劇「功夫傳奇」。聘請了中國許多非常傑出的舞台藝術家,成功地融合了中國武術、舞蹈、雜技等元素,用戲劇故事切入了功夫表演中,講述小和尚「純一」揮別娘親入山拜師,歷經淬鍊考驗而成為一代宗師的舞台劇,分為啟蒙、學藝、鑄煉、思凡、面壁、出山、圓寂等七場演出。這個以人生「磨難與成長」的勵志主題,所創造出的經典藝術體驗,表現了中國功夫另番的全新體驗,並在2005年入選中國文化部「年度國家商業演出展覽文化產品出口指導十大劇目」的殊榮,目前己成為團體觀光行程必看的節目之一。

PB280682-01

「功夫傳奇」這齣大型舞臺動作劇自上演以來,曾接待過百餘位外國國家領導人、駐華使節、夫人等觀賞;另中國各部委領導及北京市委、政府、奧組委的一些領導們,也曾觀看過演出,皆給予高度的評價。愛爾蘭副大使曾讚歎:「這是齣比『大河之舞』更振奮人心的演出」;駐北京的英文媒體則評論:「『功夫傳奇』將北京劇場藝術帶入一個新時代!」。因著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民族的演出劇碼,「功夫傳奇」的舞台劇碼曾於奧運期間,先後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祥雲劇場、奧運村升旗廣場和國家體育館賽事頒獎儀式上,精采演出全劇或精選片段內容。

PB280684

「紅劇場功夫秀」常年演出,每天只演一場 (每晚 19:30 ~ 20:50),門票價格可不便宜:180 /280 /380 /680 元人民幣。可是,我想那些外媒及外使的讚嘆,客套多於實質吧!?因為這場秀應該是來到北京行程幾乎都會安排的,雖由於場內是禁止攝影,但對我而言,整齣秀看下來似乎未有極高興致,因此也沒多大興趣「冒險」拍下精采畫面。

表演結束後,蜂擁離場的觀眾人潮,讓我緊跟團員的後腳跟,怕一閃失就被「丟包」嘍。在寒冷的夜晚街頭,隨車駛回飯店的路途。我想著,這一天下來,算是這趟踏入北京城真正的第一天行程,彷彿用盡自己不再的攻讀氣力,努力地翻開塵封已久也最不熟悉的歷史課本重溫起來,而這記憶斑駁的情境,仿如推開一扇厚重的歲月大門,一旦親臨觸景,心知隔世卻又恍如昨日。

俗說:「人死留名,豹死留皮」,因此無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皆在姓名。亙古以來,一樓古店或一方私景,莫不堅守著自家的名號不容輕易更改,就算遭逢變故衰落,也要誓死拋命保存那一幅門面上的匾額,許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傳承延續,不許淪落踩踏燒柴至此。而一幅字畫、一冊書卷,因為作者的提名落款,更是烙下了真跡價值之時代意義。然而這種「落款」風氣用在官場上,卻似乎成了一種醜陋的官僚文化,一旦改朝換代,不論是否口碑風評值得延續的措施,為求立竿見影之政績,怕是人民忘了誰當家,總喜歡來個「翻新」留名,就這麼一切內耗重來,浪費民脂民膏,真不知老天還能寬容我們幾次重來的機會?!

就如同「王府井大街」,民國前後經歷不下十次更名;而無論「全聚」或「東來順」等等百年名店,莫不經歷百年傳承,有的是絞盡腦汁在菜色方面下功夫,在口味上求精益求精,卻也始終未改名號,要的不就是守住這「老」字號的「歷史」定位。如今物換星移,前人的教訓清楚在目,但我們的政府公部門,又從飽讀歷史詩書中,可曾明白徹悟多少那些扭曲不可取的心態?!

PB280684-01

回到飯店,在房間溫暖的落地窗前,望出蕭瑟的昏暗街景,睡意頻催中,仍期盼著這冬夜裡是否落下的第一場雪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野雲閒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