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峰成林的淒美神話故事裡的路人甲
3月14日......
過去幾天來的高海拔行程,稀薄的空氣是大伙兒明顯感受到的挑戰,加上旅遊一向認床的老毛病,終於在昨夜得到了充分的睡眠 ……
今早要改搭飛機飛回昆明,所有行囊裡的大小氧氣瓶罐都不得帶上機,因此,在等候CHECKOUT的同時,只見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在飯店中庭休息區就這麼幫忙吸了起來,場面煞是好笑;自己也好奇接手借用一罐嚐試吸了兩三口,若問有沒特別感覺,有沒有精神更好?!實在無法置評,只能說一路好心情,只要眼睛睜著,自己總是情緒亢奮的……
車行到達機場前,連綿的雪山又傲挺在遠處,晨色柔光中有著淡淡的清麗素顏,輕輕地牽絆即將離去的步伐更加沉重;下了車,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再次貪心地想多留存一些淨土氣味在心頭,又深深地吐了一口氣,薄薄的呼息水氣中,有著我深情的無言告別,只怕是多看一眼,就會多了份不該的流連眷戀……
飛機抵達昆明機場後,驅車前往位於「七彩雲南」內「怡心園大酒店」用餐已是午時,此飯店能夠同時接待1,200人就餐,曾招待過26個國家元首,所以盛名可想而知。
七彩雲南,是雲南精品旅遊景點之一,位於昆明至石林公路上距昆明12公里處,是諾仕達企業集團投資興建的,集旅遊工藝名品、觀光、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企業。這裡更是全雲南省唯一的零售商場示範單位;園區總經營面積為36,000平方公尺,其下共轄十大經營單位,包含翡翠珠寶館、工藝品館、土特產館、名藥館、植物精油館、名茶苑、七彩雲南孔雀園、怡心園大酒店八大經營場館和翡翠珠寶、工藝美術兩大加工廠。許多到過雲南旅遊的亞洲客人,多稱讚「七彩雲南」是亞洲最富麗的旅遊勝地。
來到雲南一定要品嚐的是已有100多年歷史的「過橋米線」。吃法是先將各種生、熟肉片依次放入油湯碗內,用筷子輕輕攪動,當肉片顏色變白時,放入米線和各種蔬菜,再根據各人愛好,加入辣椒油、芝麻油、精鹽等佐料便可食用。
據說過橋米線源於滇南的蒙自,當年一書生寒窯苦讀,賢惠的妻子為了要讓丈夫,能在寒冬裡吃到有營養又能祛寒的食物,便想到了容易製作的米線。即用一具大砂鍋,單獨盛裝雞湯或豬骨頭湯,米線及其它配料另裝在其它容器中。吃的時候,再將二者混合,就成為一碗熱氣騰騰營養豐富的米線。這樣的分裝有兩個好處,其一是利用湯液表面的油膜阻隔了熱氣的蒸散,而有了保溫的效果;另一是湯料和主食分裝,可以避免主食長時間不吃,會被泡糊的情況發生。這位賢妻的發明,不僅讓她的相公無後顧之憂,得以發奮苦讀,最終金榜題名,更為後人留下一道傳統的雲南美食。
這裡用餐還能在享用風味美食的同時,一邊欣賞著舞台表演。由於眼光直被表演者優美的民俗舞姿吸引,於是乎出菜完畢,疏忽了自己到底吃過哪幾道菜,唉 ~ 更錯過了美味的記憶 …… 殘念!
( 嘿嘿 ~ 在阿杯旁邊看起來可以年輕10歲 , 讚啦 ! )
飯後出發前往「世界喀斯特的精華」~「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喀斯特」是斯洛維尼亞伊斯特拉半島的一個地區,當地稱為Kras,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石林」這裡早期在中生代(2.51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形成了分布廣泛的厚實的石灰岩層。歷經水流長時間的侵蝕,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因而地質學家們將這種石灰岩層特有的地形稱以「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岩出露地區,在中國大陸分布面積非常廣大,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公尺 。其中又以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在雲貴高原有「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的俗諺,就說明了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嶇、土壤十分貧瘠,因此非常不利於農業發展。但相對地,三分相像七分想像,千溝萬壑的自然石景,卻極度受到觀光客的青睞。
以喀斯特景觀為主的「雲南石林」,因著「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加以形成歷史久遠、類型齊全、規模龐大、發育完整,被世界地學界盛譽為「天下第一奇觀」、「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
艷陽高張下,行車接近「石林」的路上,窗外偶見路旁小規模的千奇百異的石頭林立,已開始招惹著車內大伙兒的視線,不時引起小小的稱奇騷動。
( 五顏六色的水果 ,看來大顆又鮮美可口 ,真想嚐嚐咬一口 ! )
( 說它看來像"老鷹" ?! ..... )
實在是參觀人潮眾多,跟緊團員的腳步進入園區,聽著導遊解說著:在距今約三億六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時期,路南一帶還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直至大約在二億八千萬年前的石炭紀,石林才開始逐漸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經過海水流動時不斷沖刷,留下了無數的溶溝和溶柱。後來約6,000萬年前,因喜馬拉雅運動,地殼不斷上升和長時間的積澱,才逐漸變滄海為陸地,朝著高原河谷環境演進,又加上不同年代的地理及氣候的條件下,新舊石林不斷更替或疊置下,如此歷經了億萬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沖蝕、風化、地震,至今成型,難以想像的美學樣貌,一座座,一叢叢高大的灰黑色石身,千姿爭奇地矗立在青山翠綠當中,宛如岩石組成的巨樹森林般令人目不暇給。
( 這裡是 "劍峰池",聞二姐快按快門 ,劉大哥好像手抬酸了啦 ?! ..... )
( 赫 ! 我 ~ 我 ~ 我 ~ 我應該過得去吧 ?! )
石林間徑道曲折起伏,穿梭行走其中,仰頭所見怪石嶙峋競秀,姿態萬千宏偉,形象生動,如劍似柱,有數石相對,如久別重逢,像十里相送,似母子偕遊,仿如神話人物,又見危石壓頂,狹路險道,令人心嚇魄驚,更有雲影落碧水,小橋映流水,有時山窮水盡疑無路,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景。處處拔地而起的大片石峰,景象變幻無窮,令人賞心悅目又眼瞪口呆,一邊讚嘆造物者天工神斧之絕,更謀殺了不少像機記憶容量。
幾經曲折抵達「望峰亭」下,腳步快慢不由己,隨著人潮移步豋上亭內,環顧遠近層層石峰岩林,千姿百態,爭奇競麗盡收眼底。正如一首軼名的打油詩所道:「遠看大石頭,近看大頭石。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
( 一根小樹苗長在後面像尾巴,說它像蹲著的"駱駝" ,嘿嘿 ~ 還真像勒 ... )
( 啊 ! 這一看,嘿嘿 ~ 就知道是"豬八戒"囉 ...... )
( 那 ~ 這個嘛 ?! 前面是"唐三藏",後面是"豬八戒"在偷吃西瓜 ... )
( 沒仔細看,還以為團體照後面怎多了好幾位巨人 ... )
( 太美了,別急 ~ 別急,美女帥哥都幫你們獨照一張啦 ... )
( 回聲神 ~ 阿詩瑪的古老傳說 ... 感人的淒美史詩 )
來到小石林景區 位於石林賓館東側,與大石林緊密相連又自成一路,內有潭水綠波粼粼。湖畔屹立著一座獨立的石峰,風姿綽約的體態,還有那包頭衫,身後的背簍,多麼像一位彝族撒尼少女的剪影,這就是著名的阿詩瑪石峰;每天都吸引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留影。在這裏林相疏朗,綠草如茵,湖面倒映石影,耳邊聽著導遊娓娓訴說著那段「阿詩瑪」史詩的古老傳說。
從前在雲南阿著底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位美麗的姑娘,爹娘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珍貴閃光,就給取名叫「阿詩瑪」,也就是金子的意思。
( 阿詩瑪下凡來了 ?
)
聰穎美麗的阿詩瑪日漸長大,能歌善舞地,漂亮得像一朵豔麗的美伊花,許多年輕小夥子都非常愛慕她。她卻愛上了青梅竹馬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頭人熱布巴拉之子阿支,貪婪阿詩瑪的姿色,心存歹念。一次,阿支在傳統舞會上戲弄阿詩瑪,遭到嚴厲斥責。但阿支仍賊心不死,央媒人海熱帶著厚禮前去逼婚,又被斷然拒絕。於是,趁阿黑去遠方牧羊之機,阿支派人將阿詩瑪劫走囚入了黑牢。阿詩瑪乘隙將與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擲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獲訊即縱馬馳騁,途中雖為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趕回救援。阿支用盡種種威脅和利誘手段,都不能使阿詩瑪屈服。阿支遂惱羞成怒,正要舉鞭毒打阿詩瑪之際,阿黑及時趕到阻止。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賽歌,一決勝負。最後阿支賽輸,但仍不甘心罷手,又企圖用暗箭殺害阿黑。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門和大廳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眾家丁用力拔箭,箭卻紋絲不動。阿支這才懾服,只得暫時將阿詩瑪釋放。阿詩瑪和阿黑喜悅地同乘一騎回家,來到溪邊,下馬小憩。不料阿支帶人沿路跟蹤,偷走了阿黑的神箭,又私下勾結崖神,放洪水將阿詩瑪捲走。
後來阿詩瑪不幸淹死,幸得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將阿詩瑪化成石峰,阿黑得知噩耗後,悲痛地呼喚著她的名字,但無奈阿詩瑪已化為一座巍峨的石像了。
據說阿詩瑪化成石峰後成了回聲神。從此,無論您怎樣呼喊她,她就怎樣回應您。她的聲音、影子就此永遠長留人間,千載萬載 …… 阿詩瑪的傳說故事,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大型歌舞劇,引起了廣大的迴響,阿詩瑪的故事也自此隨之廣為流傳。
藍空白雲下,看著潭波倒影,望著石峰,聽完故事,我靜靜地凝想著妳千年來的傷心及堅定,無論陰晴風雨,妳深情無悔地佇立,企盼著那一雙思念的眼神來到,如今,也許妳仍在等候著那期待的聲音,在某個角落呼喚響起嗎?
在熙熙攘攘的遊客吵雜聲中,我願意聆聽著妳訴說亙古的心事,在水一方的妳,也許快樂,也許更孤獨,也許直到千年後海枯石爛,傷心及等待依舊,但故事仍在人們的口中美麗地傳頌著 ……
離開這美麗的奇石世界及神話國境,前往「大蓉和酒店」享用了豐盛的晚餐。餐畢臨上車前,天色將暗之際,淡淡的紅霞引起大家討論著相機拍照的效果 ……
~ 待 續
*特別感謝
聞美子 二姊
陳來興 ㄚ杯
劉啟惠 大哥
因為你們,豐富了我旅程中的每一刻……
抬頭一片天,何處有神仙
亙古的傳說在耳邊,明月照無眠
為何冥冥間,總似有前緣
失去的夢裡把手牽,滄海和桑田
就這樣等候了一萬年
就這樣等候了一萬年
淡忘了情絲萬千
模糊了多情人間
我想問問地,問問天
你是一個過客
還是為我守候的千古奇緣
淡去了你的誓言
模糊了你的容顏
我想問問地,問問天
你是一個過客
還是為我 守候的千古奇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