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這兩天颳起了不算大的風,加上幾天來的綿綿細雨,天候微添涼意;灰濛的天空下,慵懶恣意地憑靠高樓窗台遠眺,雲層忽濃時疏,雨勢也跟著密淡轉換,這樣的景境,難得空白的腦海,思念卻上心頭,想問候遠方的朋友,你們好嗎?!

 

27日那天花蓮下著雨,為趕上一大早6點20分的火車前往高雄,天色未明起身,克服了不足三小時睡眠的痛苦,整裝行曩上肩車去。入站上車坐定位後,酣酣的眼神還有點睡意,但心情隨著火車的開動而興奮起來。這麼多年來,搭乘北迴線往返台北花蓮間早已不清楚有多少次了,但乘坐花東線鐵路到高雄的機會,五根指頭卻是夠算數的。伴著車行鐵軌發出的節奏聲響,窗外的一景一物,絕不重覆地從遠方快速地近身眼前又退離身後遠去,雖然必須低下頭來研讀熟悉手上拿出的資料文稿,但好奇的眼光總不時瞄向窗外的風景,而隨著火車進出站及乘客上下車廂的組合變化,似乎就在這麼一扇窗裡便可看盡人生的分合百態。

當車行進入台東縣境內,天氣漸漸轉晴朗明亮起來,車身也開始頻繁地入出隧道,窗外的佈景從寬闊的平野已悄然換成山海各一邊的景象,讓人視覺永不煩膩,就像享受的蔬果永遠是新鮮的一樣。也許車軌地勢高於海岸道路,加上艷陽高照加持,海水的藍色不規則的淺黝變化,漂亮過於言諭,從金崙站開始,一路相機便隔著車窗嘎吱嘎吱地猛拍。但為了不影響隔座未識的朋友好眠,拉起窗帘阻斷了陽光的熱情,但始終無法按耐地不斷撩起帘布一角窺視美景;近來為何花東火車觀光之旅越來越盛行的答案在心中已不解自明。不覺漫途耗時多少,車廂內響起了高雄站已近的廣播,再度起身步出月台,這時跨步踏得有力實在,下午我更有信心完成接下來的任務使命,因為一路的體驗,讓我更懂得如何表達花蓮的美了。

P2271666.jpg

P2271675.jpg

P2271676.jpg

P2271682.jpg

P2271689.jpg

近幾天,為著兩岸的交流活動第一度在台灣舉辦的盛事,各地旅行同業及觀光休閒業者為能掌握商機動脈,無不積極爭取機會參與互動。27日當午踩線團抵達花蓮,晚上縣府並在悅來飯店設宴接風。大陸遊客可能帶來的商機在當下不景氣的環境中,確實是多數觀光休閒業者所企盼且不容錯失的希望。但分身乏術之下決定割捨了這樣的交流盛會,與老闆同去南部的園區完成僅僅10分鐘介紹花蓮的簡報,為的也許是實踐有約在先的承諾吧!?

P2271693.jpg P2271696.jpg

P2271697.jpg

大陸客來台觀光,畢竟只是觀光,有多少來遊的陸客是帶著瞭解關懷台灣的心態踏在我們居住的國土上?!不得而知。然而,從出發花了18小時環島一周再回到花蓮,雖僅為了完成10分鍾的任務,但這樣的努力也許能提供園區朋友更多認識花蓮的管道,也能讓大部分長期生長在海島上,卻對週遭海洋非常陌生的朋友們,開啟一個從海上深入感受台灣之美的方式,目睹這流經環抱台灣的「黑潮」,靜靜默默地像豐沛的乳汁滋潤著我們的海洋,就好像台灣永不止息的生命勁力般。嗯……,這樣想想,無法出席踩線團晚宴的心理更踏實舒坦多了,算是給自己更充分的理由吧!?

P2271716.jpg

 

介紹花蓮,10分鐘絕對不夠用。雖然,簡報現場引起了園區的朋友小小的迴響,但是從來沒有這樣強烈感覺過,人生中何其短暫的10分鐘竟是如此的珍貴。在回程的高鐵上,心情不好也不壞,眼皮沉重微張,望著窗外無法靜滯的流動光點,回想著簡報結束時,感謝園區的朋友給予的機會及鼓勵,不知這樣的努力能帶給大家對花蓮怎樣的進一步認識?或發現花蓮更多值得眷戀的美?但我心裡明白,掌聲並不是代表終點的成功,而是起跑線上的鳴槍

沿途火車上隨機取景,由於車速快走,美景稍縱即逝,相機又不夠聰明,所以相片看起來儍儍的,但沿途的海景實在太美了,只是長時間來被我們忽略了,選幾張相片與您分享,希望還能接受。昨天(28日),看到花蓮的地方報紙提到,去程經台東大武、太麻里所見「陰陽海」的海色景象,實際上是黑潮流經東海岸所產生的珍奇景觀,而這幾天黑潮在此地是特別難得靠近岸邊的一次,卻讓我意外地在這趟旅途中親眼瞧見了;哈哈,大自然所賜予的海洋景象就是這麼奇妙,永遠不會是如定食般,所給予的任何成份都是定量定樣的。

其實,坐火車從北迴線接軌花東線,沿途風光盡是有著這樣豐富的視覺饗宴及令人屏息期待卻無法預期的多變魅力。記得下次搭火車時,別再只是呼呼大睡或僅是低頭翻書閱報,撥點時間嚐試用您的心一起來發現,這輩子別再錯過這難得的窗外美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野雲閒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